2011年bet365中文版客户端工作报告
(2011年11月5日在政协双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)
市长 张志勇
各位委员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通报工作,请予协商,并提出宝贵意见。
一、五年来工作回顾
五年来,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解放思想,求实奋进,国民经济持续增长,改革开放成果丰硕,人民生活实现较大改善,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。预计到年末,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,比2006年增长203.4%,年均递增24.9%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,比2006年增长454.6%,年均递增35.4%;工业总产值完成219.3亿元,比2006年增长532%,年均递增44.6%;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.5亿元,比2006年增长120%,年均递增17%;财政支出达15.7亿元,比2006年增长170 %,年均递增21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亿元,比2006年增长249%,年均递增20.1%;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9.5:55:25.5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60元,比2006年增长87.5%,年均递增13.4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050元,比2006年增长124.4%,年均递增17.5%。
——五年来,新型工业化体系逐步形成,主导产业日渐壮大。以“电力能源、玻璃建材、农产品加工”三大基地为主体的优势产业群粗具规模。总投资29.9亿元的电厂二期工程,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,2013年可并网发电,届时,双辽电厂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86万千瓦;风电产业完成并网发电20万千瓦,华能、国电、华电、国华、普华亿能等企业在我市的风电项目正在紧张推进;油气勘探前景比较乐观。远征玻璃工贸深加工、年产3亿只玻璃制瓶项目已在玻璃园区内开工建设;年产1.5亿块蒸压粉煤灰砖、8万立方米陶粒砌块等新型建材项目正式投产。博来德30万吨大豆深加工、郑家屯酒业年产1万吨白酒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相继竣工投产。博来德第二条年加工30万吨大豆生产线、吉林悦然饮业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末可建成。围绕机械加工、医药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产业初露端倪。吉利轴承一、二期相继投产,三期工程已开工建设;吉林双药集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。
——五年来,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,农村经济日益繁荣。预计到年末,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81.5亿元,是2006年的3.1 倍。粮食产量有望突破28亿斤,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产粮大县(市)称号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,东、西辽河,小西河和新开河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稳步推进,抗旱水源井数量逐年增加,新增灌溉面积42万亩;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,2011年流转土地44.8万亩;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,已达559个;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,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5 %;牧业经济再上新台阶,全市牧业小区已发展到500个,牧业经济总产值实现33亿元,是2006年的2.9倍,我市连续4年荣获全省牧业大县(市)称号,2010年荣获全国牧业大县(市)称号;劳务经济蓬勃发展,预计到年末,全市劳务经济收入实现14亿元;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,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0户,其中,省级龙头企业9户;全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圆满完成,国有土地节约、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;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新增植树造林14.2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15.5 %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,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,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。
——五年来,改革开放不断深化,发展后劲明显增强。改革步伐深入推进。农村税费、集体林权制度、国有粮食制度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涉农改革全面完成;企业改制、文化教育体制等各项改革稳步实施;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,税收征缴和管理水平日趋科学。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。预计到年末,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,是2006年的2.7倍;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5400万美元,是2006年的27倍。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。预计到年末,全市创办项目可达1200个,是2006年的5.8倍;民营经济发展迅速,预计到年末,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45亿元,是2006年的5.7倍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。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承载、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,累计新建项目61个,到位资金35亿元。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。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共办理担保贷款7.8亿元,双辽吉银村镇银行年末营业,3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落户。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,连续三年受到省委、省政府表彰。
——五年来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,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。新建、改造市区主干道路11条,改造巷路31条,总投资3800万元、全长2.06公里的城市南出口,总投资2.2亿元、全长15.9公里的南环国防战备公路等重大工程相继竣工通车。双辽火车站新站建设工程进展顺利。站前广场、文化广场相继建成使用。市区住房成套率达到67%。城区道路两侧完成硬化面积8.1万平方米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3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.7平方米。编制完成了《辽东新区建设总体规划》和《辽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》,新区完成首批征地60公顷,五条街路定于2011年11月中旬开工奠基。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,双山、茂林两镇编制完成了中长期发展规划,2011年两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万元。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488公里,通村率达98 %。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,长效机制基本形成。
——五年来,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稳步推进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。城乡就业工作得到加强。新增城镇就业46000人,失业再就业907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 %以内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%,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2%;城乡低保保障面不断扩大,保障标准逐年提高,2011年全市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居民达2.5万人。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。棚户区改造实现较大突破,拆迁面积达43.1万平方米,建成棚改小区11个,3103户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;廉租住房全面启动,已完成首批164套房屋分配,还有1617户、建筑面积71500平方米的廉租房工程相继开工;暖房子改造工程完成20万平方米;改造农村泥草房17786户。市区楼房集中供热率达到80%;二水厂年末投入使用,日新增供水能力5000吨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4处,为54900名农村居民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。老有所养问题得到关注。总投资2000万元的市福利中心一、二期工程相继投入使用。
——五年来,各项事业齐头并进,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编制完成了《双辽发展战略规划》,对我市未来发展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定位。科技工作成果显著,实施科技项目126个,我市连续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(市)称号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果明显;办学条件不断改善,新建、改造校舍6万多平方米,市职业中专第二校区投入使用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。市中心医院大楼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、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、辽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年末可相继竣工。文体事业取得新进展。开工建设乡镇文化站12个,建成农村文化大院81家、社区文化大院6家,市体育综合训练馆建成投入使用,2009年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。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。2007年我市被省政府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(市)称号,2011年我市创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(市)工作通过初检。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,主流媒体作用发挥明显。老龄工作迈上新台阶,2010年我市荣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(市)称号。社区建设扎实推进,和谐、文明、平安的社区氛围日益形成。食品药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切实得到保障。应急管理机制、体制进一步健全。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,信访形势保持平稳。更加重视安全监管,有效遏制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,各种刑事犯罪受到严厉打击,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——五年来,民主法制工作深入推进,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。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不断改进和加强政府工作。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615件,办结率达100%。“五五”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。“创先争优”活动深入开展,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。市政务大厅管理更加规范,启动实施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,办事效率显著提高。坚持依法行政,认真落实 “一岗双责”,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廉政建设水平明显提升。
此外,审计、武装、统计、调查、住房公积金、环保、石油、烟草、供电、农电、邮政、通信、人防、气象、民族宗教、外事、侨务、旅游、地方志、残联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,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五年来,我们欣喜地看到,双辽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,发展步伐更加坚实,发展优势更加明显,各项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依法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,是历届班子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,是各位老领导、老同志关心和支持的结果。这些成绩的背后,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、心血和汗水,倾注着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与大力支持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、离退休干部、人民解放军、武警驻双各部队指战员和公安干警,向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,向中省直单位以及一切支持双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
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一是经济结构尚不合理,现有骨干企业产能没有得到有效释放,新的税源企业跟进滞缓,财税收入形势十分严峻;二是农产品转化率低,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;三是全民创业氛围不浓,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单一,人民群众富裕度不高;四是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,个别部门服务意识、大局意识不强,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;五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还不完善,一些事关民生、民利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。这些问题,市政府将高度重视,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今后五年工作任务
今后五年,是双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是双辽加快崛起、实现赶超跨越的攻坚阶段。面对困难与希望同在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历史节点,承载着40万双辽人民的信任与重托,新一届政府将紧紧抓住各种机遇,直面困难,从容应对各种挑战,全力破解各类难题,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双辽经济社会实现赶超跨越。今后五年,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突出“发展”和“民生”两大主题,紧紧抓住“三化统筹”这条主线,坚持解放思想,更加注重工作落实;坚持“工业立市”、“富民优先”,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。做强“一核两翼”、打造“333工程”,推进“三业”发展,为早日把双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、人民富裕、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市打下坚实的基础,努力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。
根据上述思路,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:
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,年均递增23.6%;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3.2 亿元,年均递增32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00 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,年均递增17.3%;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:54:33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.5万元,年均递增20.4%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.5万元,年均递增15.5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%以下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‰以内。
2012年,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,更是双辽面对财政困境、奋起直追、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一年。市政府将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,团结拼搏,务实进取,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.4%;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8.5:55:26.5;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 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1%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 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.2 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%以下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‰以内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今后五年特别是2012年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(一) 切实优化发展结构,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
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、税源体系抗风险能力弱的短板,壮大主导产业、做强优势产业、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新兴产业,努力构筑新一轮经济发展格局。
第一 ,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。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,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一是倾力打造“三大基地”。加快电厂二期和现有风电项目建设步伐,2012年电厂二期力争完成投资13亿元,风电项目装机规模达到55万千瓦,引进1—2家风机制造企业;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,2012年争取进入实质开发阶段;配合吉林油田在我市勘探工作,力争2012年进入试采阶段。以福耀集团双辽公司为龙头,围绕硅砂资源转化,引进一批大中型玻璃深加工项目,扶持一批小型玻璃工艺品加工企业,壮大省级玻璃特色园区总体规模;围绕粉煤灰综合利用,提高粉煤灰资源转化率,特别是在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方面实现较大突破。以博来德集团为龙头,着力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,拉长农业产业链条,逐步形成种、养、加一条龙,产、供、销一体化的发展经营模式。二是做大做强“医药化工、机械制造、食品饮料”三大产业。加快双药集团扩建工程建设步伐,鼓励双药集团与大企业联合发展,积极创造条件运作上市;加速推进吉利轴承三期工程建设,积极引进汽车配件制造项目,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;以悦然饮业为龙头,依托花生、杂粮等资源,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企业,尽早在我市建成有规模、有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。三是努力构筑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战略平台。对辽东、辽西、白市三大园区进行科学定位,搞好土地收储,合理规划产业布局。通过市场化运作,加大对辽东园区、白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2012年要达到企业基本入驻标准,并按产业区划引进5个亿元以上税源型企业,逐步把辽东建成以农产品加工、物流为主的综合经济园区,把辽西建成以玻璃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园区,把白市建成以化工产业和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园区。四是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、方法。坚持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,突出“以商招商”和“专业化招商”,更加注重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,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。五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。用硬举措整治软环境。不断增强大局意识、强化服务意识,切实为投资者、创业者排忧解难,力争实现我市在全省软环境综合评比中保五争四奔三的目标。
第二,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。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,积极应对国内外不利因素,促进产业升级,推进工业提速增效。大力支持双辽电厂、福耀双辽玻璃、吉利轴承、双药集团、郑家屯酒业等现有税源型企业提速发展,增加市场份额,实现产销两旺。培育扶持悦然饮业、粉煤灰制砖、玻璃制瓶等新建企业尽快发展壮大,早日步入全市重点税源企业行列。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,搭建企业、银行、担保公司对接平台,拓宽企业融资渠道,用好开发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贷款,吸纳域外资金、激活民间资金,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,培育和创造具有双辽地域特色的名牌和驰名商标。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,提高能源利用率。通过努力,全市工业逐步向主导产业高端化、优势产业集群化、新兴产业规模化、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新格局迈进。
第三,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,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、实现农村经济大繁荣。一是稳步提升粮食产量。大力推广高产配套技术,不断提高单产水平,确保正常年景下,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阶段性水平。二是积极发展适应性和高效农业。因地制宜,扩大水稻和花生种植面积,发展棚膜、庭院和井旁经济,深入推进绿色和有机农业。三是稳步提升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,积极推进土地流转,实现土地的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。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,探索“公司化”经营,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。2012年,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46万亩,农业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要达到70%以上。四是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。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东、西辽河双辽段防洪标准分别达到30年和50年一遇;充分利用好天上水、地下水和过境水,实现抗旱防涝两手抓、两手硬。巩固防沙治沙成果,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,进一步改善双辽生态环境。积极推进农户安全储粮工作,2012年全市安全储粮仓力争达到1.5万套。五是大力发展牧业经济。加快牧业小区建设,提升牧业经济总量,巩固全省、全国牧业大市地位。2012年,全市要新建牧业小区50个,牧业园区5个,全市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。六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。围绕农牧业资源,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促进农民增收。七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。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,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,加快城镇化步伐。八是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。严格依法报批土地手续,深入开展争创全国土地节约、集约利用模范县活动。
第四,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。把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,着力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。一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。充分发挥交通优势,壮大区域内商业批发和物流龙头企业。2012年,完成玻璃山牲畜交易中心中长期发展规划,通过市场化运作,加大投入,创新管理,提升影响力。研究制定扶持农产品集散的优惠政策,把茂林镇培育成辐射科左中旗、长岭、双辽北部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。继续巩固双山镇区域内商贸中心地位,增强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。扶持博来德、江山等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,培育、引进一批新兴物流企业,为把双辽打造成吉林省西部商品集散地和内陆物流港打下坚实基础。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。依托一马树森林公园、八一湖、大帅府、万亩民兵林和风电场等资源,引入市场机制,打造双辽特色旅游产业。三是继续推进民营经济提速发展。加强民营企业融资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,破解民营经济发展瓶颈。激发全民创业热情,落实各项奖励政策和帮扶措施,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,鼓励在外人员返双创业。2012年,全市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要达到20户。
(二)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,努力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
围绕全市改革、发展、稳定大局,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,重点解决好人居环境、教育、医疗、公共服务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确保各项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,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定。
第一,加速推进城乡建设步伐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,通过市场化运作,加快“一核两翼”发展,辐射和带动全市城镇化进程。一是加大现有城区建设改造力度。按照“六横六纵”路网框架,力争完成老城区新市街北段、白市街北段、北富路中段、南运路西段、东春路中段、迎春街南段道路建设,完善主干道路供(排)水、供电、供气、供热、通信等配套工程,增强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承载能力。按照争创省级绿化园林城市目标,加大绿化、美化、亮化、硬化、净化力度,2012年要高标准完成白市街南段、南出口、南环战备公路等主要路段绿化工程,提高市区主要街路亮化标准,完成市区主干街路两侧硬化工程。继续推进西辽河城区段景观带建设。深入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,打造宜居城市。二是加快推进辽东新区建设步伐。2012年,新区内五条街路竣工通车,供(排)水、供电、供暖、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,政务中心开工建设。积极争取资金,快速推进高速公路三个城区入口连接线改扩建工程。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。继续加大对茂林、双山两镇的扶持力度。加大投入,进一步完善两镇路网、供(排)水等基础设施。研究落实赋予两镇县域经济管理权限,扩大两镇发展自主度,增强两镇发展活力。按照梯次推进的原则,引导、支持其它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加快发展,不断增强全市小城镇综合实力。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,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建设。积极配合省交通厅长(春)--深(圳)高速公路双辽过境段建设工作。
第二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。以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目标,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,深入实施富民工程,努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。一是努力提高就业水平。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6700人,城镇失业再就业2000人。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。完成厂办大集体续保和“五七家属工”参保工作;进一步做好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;落实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,2012年参保率力争达到100%。三是深入推进“工资倍增计划”,积极创造财力条件,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工资收入水平。四是深入实施社区行动计划。搞好社区建设,完善社区管理,方便群众生活,2012年要打造2个样板社区。五是大力实施安居保障工程。市区已开工的棚改小区要完成回迁13万平方米;廉租住房完成7.15万平方米,解决城市1607户贫困人群住房问题;完成市区20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;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户。六是积极筹措资金,启动市区供水管网全面改造工程。七是加快推进燃气入户工程,全市燃气入户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%。八是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,实施饮水安全工程49处,解决31800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。九是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和村级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工程。2012年新建、改造校舍17770平方米,新建村级卫生服务室20个。十是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,2012年新建文化大院35个。
第三,全面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解决教育公平问题;积极发展学前教育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加快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,完善市、乡、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。坚持“二为方向”和“双百方针”,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潮流,大力弘扬真善美,创作出反映双辽改革发展成果、具有双辽特色的优秀作品,打造双辽文化品牌;大力发展体育事业,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。加强人口计生工作,提高出生人口素质,稳定低生育水平。加快发展科技、扶老助残、广播电视、邮政通信等各项事业,促进社会全面进步。
第四,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。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,规范社会行为、解决社会风险、促进社会和谐。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着力解决机构重叠、职责交叉问题。高度重视信访工作,不断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,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渠道,积极消除不稳定、不和谐因素。深入开展“打四黑除四害”专项行动,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,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,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,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。完善预案体系,加强应急演练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;强化救援队伍建设,重点完善应急通讯、危险化学药品事故处置等专业队伍。加强虚拟社会管理。健全网络应急快速反应、舆情引导处置机制。充分利用网络,公开政务信息,搞好正面宣传,加强网络动态管控,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。
三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,切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
发展的重任、人民的厚望,时刻要求政府上下坚定信心,戮力同心,务实进取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。
建设勤政为民政府。围绕为民、利民、便民,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建立健全行为规范、运转协调、公正透明、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。狠抓机关作风建设,坚持奖优治庸罚懒,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。深化政务公开,加强政务大厅建设,简化办事程序。深入基层、深入群众,多了解百姓喜怒哀乐,多体察群众安危冷暖,出实招、解难题、办实事。
建设规范有序政府。坚持科学理政、依法行政。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,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,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、批评、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,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制观念。落实专家咨询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,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,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。
建设务实有为政府。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,大力弘扬敢于担当、敢于叫真、敢于碰硬、敢于面对矛盾和困难的工作作风。着力提高抓落实能力,各项工作都要有目标、有标准、有时限、有责任、有监督、有检查。重点工作已经落实的看效果,尚未落实的查原因,落实不力的追责任,千方百计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。
建设清正廉洁政府。坚持从严治政,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克服形式主义,不搞“政绩工程”。严明纪律、严肃责任、严格管理,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、作风扎实、勤勉敬业的公务员队伍。
各位委员,回首过去,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改变双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;展望未来,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双辽人民奋勇争先的前进步伐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真抓实干、开拓进取,为实现双辽赶超跨越、开创双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!
(责任编辑:信息报送员) [纠错]